周莉,動力與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赴日本三菱重工高砂研究所進行博士生研修,於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赴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任訪問學者。現任“航空發動機內流動力學”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航天三院“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重大項目技術專家,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流體機械委員會委員,《推進技術》期刊編委會委員等。
近年來,周莉老師在航空發動機新型排氣係統設計、開式轉子設計及渦輪封嚴等領域取得了一係列研究成果,發表學術論文65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得2017年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 “西安之星”(科技領域)及Power and Energy期刊2019年度最佳論文等榮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步於教書育人的漫漫長途,周莉老師總能恰如其分地做好“溝通,引導,發掘”,細心嚴謹、專注認真是周老師授課的堅定原則,溫雅平和、踏實細致是周老師為學的一貫作風。從周老師清晰流暢的課堂教學中,學子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周老師深厚紮實的專業功底以及充分詳實的備課過程。為了達到完美的教學結果、充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周老師從不吝惜自己的寶貴時間,每每提前到課抓緊時間答疑,課程結束後的講台更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在新冠疫情期間,本科教學改為了線上形式,在無法當麵答疑的情況下,周老師及時且逐條回複每一位同學的發言。周老師教學的用心良苦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做事嚴謹細致的態度也使學生們受益匪淺。


寬嚴並濟、耐心負責是周老師對待學生秉持的原則,悉心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態度、力度和溫度”。周老師的諄諄教導總能讓人如沐春風,她從不因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或是犯錯而責罵學生,反而會改變講課思路,悉心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的答案。周老師始終重視培養學生對待學業的認真態度以及良好的作息規律,堅決反對學生上課遲到早退的行為,她用“早到晚退”的行為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心中可敬、可親的榜樣,不斷用自己的“磁場”感染每一位學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師者,須得立身養心沉性育人,周老師自博士階段便將高效、嚴謹、踏實的品性堅守心中,不斷要求自身素質提升。也正是秉承這樣一份堅定與專注,周老師嚴於律己,在西北工業大學任教後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周老師在校科研期間,常從點滴著手,十分注重將國家先進航空動力的迫切需求與基礎學科實踐相結合,親自主持並研究了一係列國家級的重大科研專項,為國家先進航空動力技術的發展進步奉獻智慧!在新型排氣係統設計及流動控製等研究方向中,周老師堅守研究創新與突破,先後獲得了“兩機”專項基礎研究項目、民機專項科研項目、國防基礎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陝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周老師特別重視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相結合,作為我國某型號排氣係統設計中唯一的高校合作團隊核心成員,她主持設計的某型排氣係統設計軟件突破重大技術難題,為型號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多家研究單位推廣使用!個人踏實嚴謹,科研專業深入,遇難迎麵直對,處事雲雨不驚,周老師以德立學、嚴於律己,科研中兢兢業業,從不自滿於現狀,科研不止,求索不止,她的堅定與恒心為行業做出表率,帶領研究團隊砥礪前行,不畏風雨!

諄諄恩師語,殷殷似友親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亦師亦友是周老師靚麗的標簽,在學術上周老師諄諄教導,一絲不苟;在生活中周老師和藹可親,將溫柔與愛播撒。對於初出茅廬的新生,周老師像長明的燈塔般,為他們照亮前路。她總是那麽溫柔與包容,她允許學生犯錯,但她不忍學生一直錯。新生的無知,稚嫩,在她辛勤的培育下,很快褪去。她會結合學生的興趣,在課題組所涉及的眾多研究領域之中探索可行的研究方向。因材施教,是她恪守的箴言。對於已經成長起來的學生,她依舊辛勤的灌溉,一遍又一遍修改論文,不厭其煩地與學生探討問題。每當學生在學術上完成新的挑戰,有新的收獲,她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因為我們的成功,她感覺付出的一切都那麽值得。

在緊張又嚴肅的科研生涯中,她是照亮我們生活的一束光。她從不吝嗇自己的笑容,也從不吝嗇對我們的關懷。勞逸結合,是她對我們最真誠的教導,周老師鼓勵我們鍛煉身體、開展豐富的業餘生活,大家喜歡踢球,周老師就號召組建課題組足球隊,經常在閑暇時光舉行課題組內部或與其他教研室的友誼賽,“好想回學校再踢一場球!”也成為畢業師兄最深的思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
塵埃之微,補益山海。
螢燭末光,增輝日月。
惓惓子身,諄諄子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